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父亲和烟斗
发布时间:
字号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抽烟斗,烟斗陪伴了父亲一辈子,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
  “你爸走的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叼着烟斗在院子转悠,我做好饭叫了几次才进来……临了都忘不了。”母亲对父亲最后的不满和烟斗也有关系。
  父亲年轻时精明强干,有魄力,眼光总比同龄人远,思考得多,自然就离不开烟斗。印象最深的就是夜深人静,忙碌了一天的父亲,背靠墙坐在炕上思考问题,手里拿着烟斗,眼睛盯着对面墙不紧不慢地一口接一口吸。猛地将烟斗磕到炕沿,身子随即往下一躺顺手拉灭了灯。这一刻,他定是把问题想通了,心中有了解决的办法,胸有成竹地下定了决心。黑暗中,烟灰还在屋里发着微光,父亲已呼呼入睡。
  农忙三夏后,往往是连阴雨,最喜欢父亲揽着我在炕上给我讲他的传奇故事:年轻时,父亲带领村里年轻人修山路搞副业,交通不便,行路基本靠双腿。父亲有次独自回家,冬天日头短,几十里山路没有出山天就黑了,这时父亲突然发现前路不远处有“荧光”流动,凭经验知道是遇上了狼。父亲停下脚步,下意识从口袋里摸出了烟斗点上,因为狼怕火,在远处便停了下来。就这样,父亲在冬天的山路上与狼对峙了一晚上,天明了狼退了,父亲才解了困。“那时兜里幸好有烟斗,估摸着天亮的时间,不敢灭,就怕抽得太快没了烟火。我虽说胆大,但黑乎乎的一晚上天又冷,咂着烟斗还是担心,几乎都想到了最坏的后果。”父亲笑着说,而我却想着父亲的烟斗一直有火就好了。
  家里人对父亲吸烟的意见很大,最主要的是上了年龄怕影响健康。弟弟接了父母到西安帮带孙子就顺势劝父亲戒了,父亲也考虑影响孙子所以就短暂地戒了烟,但回到老家后,依旧放不下他的烟斗。
  姐姐年初搬了新居接父母小住,姐夫亦是细心地在靠北边的阳台处,给父亲安置了凳子和缸子,父亲闲时就坐在那里看着窗外的风景抽他的烟斗,那也许是父亲最惬意的事情。
  一次例行检查身体,发现父亲有肺气肿,我再三劝解让他放下烟斗,终是不听。我们后来拿生命健康狠劝,他依然我行我素,母亲也劝父亲不要吸烟斗了,父亲不高兴地说道:“我离不了,凭啥不让啊?”
  几年前春节,我去西安弟弟家看望父母,给父亲买了烟料,刚一拿出来弟弟赶忙劝阻:“我们劝诫了多少次,就你宠他吧,将来你怕要负责呀!”我拿着东西不知如何是好,但还是留下来给了父亲。
  也许,姐和弟从医学的角度担忧是对的。但事与愿违,在抽烟斗这件事上,直到父亲走的那天早上,他坚持得近乎执拗。可又想想,撇开吸烟有害健康这事不论,父亲一辈子谋划了多少决定家庭命运的大事,买农机、教育子女、批院子盖新房、儿女成家、安排老人后事等等,不都是他抽着烟斗独自在夜晚冥思苦想,最终有了主见办法并坚决按自己的意愿去执行,这个家庭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烟斗和父亲相伴了一生,给了父亲许多慰藉与支持,它见证了父亲的一生,映衬了普通农民家庭一步步走向繁荣的平凡生活。如今,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的烟斗也尘封在记忆里,每每看到它就能想起父亲,想起那艰苦奋斗的岁月,想起父亲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陕汽商用车 赵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