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陪“老爷子” 追寻军旅记忆
发布时间:
字号
  德银天下 田苗
  年近70岁的公公是一位退役老兵,生性耿直,淳朴善良,他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常年战斗在西部边陲,先后从事过部队物资运输,新兵训练,驾驶教练等工作。
  今年八月恰逢假期,我们一家人自驾前往大西北,特意来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陪老爷子寻找他曾经奉献过青春,驻守了十几年的军营旧址。
  时隔近40年,跨越千里,只为回到老部队走一走,看一看,了却心中夙愿。即便沿路村庄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老爷子还清楚地记得通往当年部队营地的主要干道,驾车穿过几段乡道,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小坡路开上山,经过一片菜田,来到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地,老爷子激动地说道:“就是这里,这就是原来军营大门的位置,原先汽车频繁进出的大道如今成了窄窄的土路了!”老爷子默默地用手机拍摄着记忆里的军营,第一时间分享在战友群里。
  孩子们充满好奇地跟在爷爷身后,“爷爷,你以前就在这住,这什么都没有呀,你说的部队呢?”老爷子边走边讲:“爷爷当年的部队是司训队,是专门培训部队汽车兵的,也要学习汽车保养和维修,在部队中,司训队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着部队各项运输效率和战斗力。这一片是我曾经的营房、这块儿是食堂、对面那个山头是新兵驾驶技术训练场,以前大西北的深山里,没有正规的路,我们运输物资,就沿着河道往前开,所以新兵野外训练场经常是山间小道、河槽、山丘陡坡,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在军营里,大家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间屋,为国家的边防事业共同战斗。”站在这片荒芜寂静的土地上,老爷子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当年的种种趣事,回忆着当年战友们生龙活虎的训练场面和欢声笑语的军营生活。
  十余年的军旅生涯,家国情怀已然刻在老爷子的骨子里,在家里也形成了逐梦军营的浓厚家风,孩子们从小在金光闪闪的“光荣之家”牌匾下长大,看着相册中英姿飒爽的军装照,好奇地研究着爷爷珍藏的勋章和子弹壳。老爷子也经常给孙子们讲述军旅故事,鼓励他们多读书,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期待着孩子们心中逐梦军营、献身国防的种子慢慢发芽。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部队营地如今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座陈旧斑驳的废弃水塔,水塔上1967的字样虽已年久,但依然清晰可见。离开前,老爷子带着孙子孙女在水塔下拍了一张合影留住了记忆。
  这个夏天,这一趟大西北寻根之旅,圆满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