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团队持续深入研究燃料电池技术,完成了燃料电池整车热场测试-仿真分析、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分组控制测量开发及验证、燃料电池车预见性控制策略开发、燃料电池车等多项技术突破。同时在燃料电池整车能耗降低方面持续发力,将氢能重卡在试点运行中的百公里氢耗降低至10kg以下,市场价加氢的前提下,运价已与同载重天然气重卡基本相当。
多年来,陕汽在新能源领域早早布局多元化技术路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建立清单并动态管理,完成68款新能源车型开发,包括整车热管理、电动控制技术、高压电器电性能测试及仿真等在内7项以上核心技术成果落实在新能源重卡上。2024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陕汽X6000-H2氢燃料电池重卡惊艳亮相,最大520千瓦峰值功率,零排放前提下保障车辆超过500公里的长续航能力及整车能源利用效率;配备包括ACC自适应定速巡航、LDWS车道偏离预警、FC⁃WS前向碰撞预警等多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开启绿色智驾物流运输新篇章。
氢能源作为新产品,陕汽能够做到全产业链协同,更便于统筹从零部件研发配置到售后服务支撑的全链条服务。“氢能源重卡是生产资料,它在可靠性、安全性、迭代升级方面的要求比消费品要高很多。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产品推出后,反复生产验证、销售推广、用户试用,各环节都快速发现、解决问题,这种定制化设计、柔性化小批量生产、多部门协同售后的研产销服一体化服务体系,让用户感受到的产品使用效率、运营质量是不一样的”,侯博士介绍。
“制储输用”全链协作带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采访过程中,侯博士反复强调,氢能源重卡是氢燃料“制储输用”整个链条协同合作的解决方案,氢能源重卡不只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卖的是车,也是运力、加氢方案、制氢方案。做项目的过程中,是制氢方、加氢方、运力提供方,和陕汽的协同融合。
陕汽与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合作,牵头整合多个企业资源,联手推出的西安-黄陵-韩城-西安的环线高速“短倒运输”示范方案中,钢铁、焦化等合作企业深加工生产副产品——氢气,将纯度提升至99.99%,满足氢能重卡用气需求,陕汽氢燃料重卡作为用氢终端,以市场价就地消纳氢气,并作为运力载体,满足合作单位焦煤、钢材等自有货物的运力需求。
在国家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下,这项集“制氢、运氢、加氢、用氢”于一体的区域“氢能循环经济示范模式”,以研发氢能新技术、开发重卡新产品为支点,探索合作新模式、打造新业态,助力产业链伙伴协同创新“从存量中挖增量”,为用户提供综合能耗更低、更加绿色环保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车辆的全生命周期为氢能产业链创造更多价值。
得益于陕汽氢能源重卡“短倒运输”示范线良好运营效果,目前,陕汽-重塑项目已提上日程。陕汽集成西交大电堆技术、合作单位燃料电池系统,为合作方解决氢源利用及运力需求。
2024年,陕汽氢能源产品销量位居行业第一,从新疆到上海,从高速到厂区,从短倒到长途运输,多个氢能运营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企业落实“四新”重要指示,发挥产业链“链主”科技创新动力引擎作用,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行业,为用户提供更加节能、环保、高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构建“品牌+产品+技术+服务+平台”护城河,形成新能源重卡产业集群,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 陈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