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陕西德信以“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谋发展”为主线,统筹抓好“经营市场化、管理扁平化、产品专业化”的改革要求,加快零部件产业布局优化和市场结构调整,实现管理机制创新突破。2023年陕西德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净利润同比扭亏;2024年持续深化改革,上半年净利润同比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重塑最优级架构 采用高效扁平化管理
深化企业改革,着力提升零部件核心竞争力,通过将德仕零部件、华臻零部件、陕西万方及所属企业子企业进行股权划转及业务重组,设立了零部件产业集团—陕西德信,推动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陕西德信实施产业重组,构建“集团总部-专业化子公司”二级管理架构,强化“搭平台、筑生态”的引领机制,增强子公司独立经营的市场化法人意识,形成战略协同的发展格局;推动扁平化管理,按照“精简压缩、专业高效”原则,总部仅设立五个职能中心,加强对子公司的服务支持和治理监督,子公司管理层级由重组前的三级压缩到二级,精简机构122个,干部缩编50人,更快响应市场需求。
实施专业化整合 凸显主业产业化优势
聚焦零部件主业,增强服务陕汽、服务汽车行业的核心功能。实施专业化整合,对下属十多家子公司存量业务进行专业化拆分及优化整合,形成7大系统、12类模块布局,减少同质化竞争,加快从单一零部件制造向系统化、模块化供应转变。加快新兴产业布局,与德创未来在氢燃料重卡、智能驾驶领域建立技术合作,与德鑫科技合作开展无人机装配并导入线束及油箱等产品,引入外部资源策划布局线控转向、电子智能控制等产品,推动蓝通传动轴1家子公司获得省级“专精特新”认定。
转变营销新理念 构建外部市场新格局
基于“资源整合、聚力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安全支撑为指引,探索发展多元化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从“我有什么”向“客户需要什么”转变,加强专业领域产品研究分析,以客户难点、痛点为抓手,培育自主研发能力,快速满足客户个性化、差异化开发需求。转变营销模式,建立商用车、矿用车、工程机械、乘用车、后市场5个细分市场跨子公司营销团队,搭建多层次高层对接机制,与6省市15家优秀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拓展后市场渠道172家。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3%、10%,矿用车核心产品配套占比提升6%,非公路矿卡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多点突破优机制 激发市场经营发展活力
以经营目标及指标为导向,构建市场化经营体系,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实施差异化薪酬体系,推进市场化用工,搭建“以岗定薪、易岗易薪、按绩付酬”的员工薪酬分配体系,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探索中长期激励,在子公司蓝通传动轴和欧德橡塑分别试点推行超额利润分享和股权激励机制,吸引、激励和稳定核心人才。夯实风险管控水平,建立完善内控及风控体系,降低经营风险;推动ERP和财务共享信息化建设,驱动生产经营高效协作;试点划小单元核算管理,精细化成本管控,实现降成本1亿多元,筑牢风险管控防线。2023年陕西德信百元人工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重组前分别提升42%、87%,有效激活人力要素。
陕西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