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汽车装备制造厂持续深化“双优”理念,聚焦工装、汽车件、自动化三大主业,紧紧围绕“一切为了扭亏”目标,根据承接项目多、承制内容发散多变的特点,科学谋划,系统布局,不断强化质量预防、管控和攻关工作,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紧抓重点项目,创新质量管控模式
以重点项目为载体,采取“预防+控制+改进+强化”循环的管控模式,在试制和量产中形成重点项目典型质量问题案例库,通过优化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关键工序,有效规避批量质量问题发生,确保重点项目高质量按期交付。
梳理分厂内部重点大件及批量产品已发生质量问题,抓取QMS系统中反馈的其他单位及供应商质量问题,融合产品在交验过程中外检站(质管部厂检)反馈问题,形成详实精准的《新项目/产品承接历史质量问题清单》,不断强化源头预防与管控,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规避生产加工产生同类问题风险,降低质量损失和成本。
建立质量跟踪监督机制,形成《每日质量问题清单》,提出质量改进意见建议,从源头上把控质量,预防潜在质量问题,确保项目进度、效率、数量和质量辩证统一,协同发展。截止目前,共形成重点项目质量问题清单14份,监督改彻底改到位,保障了产品一次性交验合格率达98%以上。
持续质量攻关,解决制约发展因素
制定《汽车装备制造厂2024-2025年质量攻关课题实施方案》,结合分厂3—5年工作规划和年度中心重点工作安排,通过前期对工装(模具、夹具、吊具)和汽车件板块业务的走访调研,梳理归类难点热点质量问题,精心选题,并与技术、生产、生产准备、设备、车间等部门沟通研讨,精准识别质量类3类8项瓶颈问题,明确课题攻关人员构成及分工、方向及重点、时间进度等六方面内容;结合实际工作,列出《2024-2025年质量攻关课题子项目实施计划表》,采取“技术员+班组长”项目双经理制管理模式,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固化成果。截止目前,共破解生产经营过程中模具、夹具(吊具)、汽车件业务方面存在的制约性质量难题5项,建立并固化符合企业实际运行的技术标准、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8份,推动分厂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精准数据统计,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以质量数据分析为抓手,解决突出问题点,以“日记录、周汇总、月总结、季分析”的模式,每季度输出《质量数据统计分析报告》1份,通过季度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全面梳理日常业务和重点项目运行质量状况,为分厂生产经营动态调控提供了有效支撑。
结合分厂来料、下料、技术、工艺、生产、委外等关键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深挖“病灶”根源,今年已提出合理化建议9项,解决突出问题6类14项。组织召开质量提升专题会、质量季度总结分析会,开展质量大整顿(二期)活动,技术、工艺、质量、生产、车间等部门协同,深刻剖析相关典型质量问题案例,制定13条针对性解决措施,使各环节配合更加紧密,生产更加高效高质。
汽车装备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