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定期检查及早干预 共同守护骨骼健康
发布时间:
字号
  医学专家提醒,重点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会带来哪些危害?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骨量下降和骨微细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中老年人。
  “通常在35岁前后,人体骨量达到峰值。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开始流失且不可逆转。骨质疏松症有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许多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一些患者可表现为关节疼痛、脊柱变形等。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特别是身材瘦小、有脆性骨折家族史、体力活动少、长期缺乏日光照射等高危人群。
  有公众关心,是否能通过“补钙”等方式预防骨质疏松症。虽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建议均衡饮食,足量饮水,控制糖的摄入,少食用烟熏和腌制肉制品,戒烟戒酒,适量运动。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的摄入,如果膳食钙摄入不足,可以补充元素钙制剂。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以促进钙吸收,维持骨骼和肌肉功能。因为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种类很少,人体维生素D主要通过阳光照射来获取。建议晒太阳时将四肢暴露,不使用防晒霜、不隔玻璃、不打伞。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