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西汽车报

给螺柱质量“上保险”
发布时间:
字号


  麻晓亮(左二)带领班组员工查看螺柱焊接质量

  聂哲:“班长,我、我又把HX和德龙前围下支柱总成焊错了,下道工序自检查出来了。我已经很小心,可还是错了,这都好几次了……”
  麻晓亮:“质量员找我说这事了,大家商量一下咋解决吧。”
  3月的一天,车身厂装焊二车间F前围班组生产现场,为了彻底解决螺柱焊质量问题,麻晓亮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成立问题攻关组。接下来的一个月,下班后就能看到麻晓亮和班组的4名员工研究解决方案,他们决定制作一套前围状态自动识别装置,让电气设备成为“检测员”,为螺柱焊接质量再上一份保险。
  团队成员中聂哲会PLC编程;马跃征是成本核算员,购买电气材料得算细账;白少华是设备管理员,设备设施哪能动,哪不能动,他最有发言权;孙磊磊脑子活泛,遇到问题总有新点子,每个人都暗暗憋着一股劲,和难题“扳手腕”。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前围总成上件状态自动识别装置做好了,这台装置使用了8种不同型号的环形红外线、漫反射等电气构件,通过监测开关识别不同车型的差异化部分,整合信号数据,从而确定车型状态。还采用气缸、电磁阀、按压检测开关等,制作组合活动夹紧工装,再利用PLC、10寸显示屏将所有车型状态编入显示屏内,根据生产需求写入相应数量,进行选择与吊具联动,实现状态错误报警功能,起到前围状态自动识别防错监控作用。
  焊花飞溅的车间,聂哲刚把新加工的前围总成放到上件区工装上,不到3秒,气缸推进、构件夹紧,各检测开关自动识别前围总成状态,同时一旁的屏幕上显示的前围总成状态数量由26变成27。
  麻晓亮走近问聂哲说:“这个装置用着美不美?”
  聂哲笑着说:“美么,这下再也不会干错状态上错前围总成,而且以后上件计数咱也不用画‘正’了。”
  前围总成上件状态自动识别装置的投入使用,可以迅速准确识别28种前围总成状态。生产高峰期,单班日均产150件,每天至少有5—11种不同状态的前围总成来回切换,靠人工识别计数容易出错。现在由电子信号代替人眼,实现数字化智能检测,既能降低人工检测劳动强度,还把前围总成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至99.8%以上,达到这样的效果,团队成员都乐开了花,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车身厂 张锦华